2008年2月16日 星期六

文化是社會特有的精神

世界文化政策會議於1982年發佈的《墨西哥文化政策宣言》 中提及文化是社會特有的精神。而文化不單包含文藝活動的元素, 還包含生活方式及價值。而墨爾本的重建計劃方針(2000)裏提到,一個城市的重整必需達至可住性,亦要兼容高、中、低三種級別的住宅,而且更要保留原居民。這表示,無論怎樣活化,重建,規劃,有一種排他性是有必要避免的:對當地原居民的排斥。把原居民留下,提供居民完備的社區生活,設施及空間,讓他們能生活得開心、有朝氣,活出這地方的靈魂,自然能夠突顯香港本土文化的特色,滿足旅遊人士的體驗,就能成為最好的旅遊賣點。


2008年2月15日 星期五

如何善用新灣仔街市的地窖?

photo by : priscilla
我們幾個人有如下的建議:

特首曾蔭權在今年所發表的施政報告[1]承諾會保留及美化位於太原街及交加街的灣仔市集, 而原定為這些商戶在新灣仔街市地庫預留的鋪位可能會被空置。灣仔區議會就如何有效使用這個空間, 已積極與專業團體及民間合辦工作坊[2]去商討對策。有礙於新街市的設計乏善足陳實不適合作營商之用, 於是廣泛意見認為應將之該改建成社區設施, 既可舒緩灣仔區公共設施日益沉重的負荷, 亦可讓灣仔區居民能夠聚首一堂以及參與地區事務

要改變新灣仔街市地庫的用途作公共平台並非個別人士的片面之詞, 而是透過民意和實際考慮所得出的結論。首先民意方面, 根據珠海書院建築學系於0711月所發表新灣仔街市地庫用途所做的調查, 350名受訪的灣仔居民和商販當中, 只有約一成的受訪者認為應將地庫保留作商業用途。相反認為應將它改建成公共設施的市民就前者高出四倍。 可見將新街市地庫改建成公共設施是該區市民的普遍訴求。

其次, 從實際的角度出發更改新灣仔街市地庫的用途未必無因。雖說以灣仔作整體來看實不乏社區設施如洛克道市政大樓、修頓中心及球場等。但若只看新灣仔街市所處的太原街及交加街附近, 雖說這範圍隸屬於修頓區,但它們的地理位置確實與這些公共設施卻存在一定的距離。居住於該區的市民若要享用這些設施往往就要步行七至十分鐘, 而部分區內老人因為行動不便以致未能完成路程, 因此往往對於使用這些公共設施卻了步。在於社區建設以人為本的原則下, 有關部門應積極面對這些需要。

再者,灣仔區的公共設施實的使用率不勝負荷, 窒礙市民參與社區事務。承接上述珠海書院的研究, 太原街及交加街灣仔市集的商販表示它們的商會缺乏舉行會議的場地。這是因為他們唯一可以使用的場地- 修頓中心需要在使用前的三個月預約而且又經常爆滿, 使他們難以聚在一起商討商會大小事宜。而灣仔古蹟關注組成員Gloria Chan亦表示作為公灣仔文化及共設施地標的修頓球場和修頓中心早已出現求過於供的情況, 該區切實需要開辟一個新的場地予公眾使用,好讓該區的社區和表演團體有足夠的空間持續發展。

從以上的論述可見在太原街及交加街一帶確實有建設一個能夠切合不同年齡和背景人士需要的公共平台。既然新灣仔街市地庫在目前的方案將會被空置, 而有政府部門若未有任何更好的對應方案,何不採納已有的民意去規劃一個公共平台呢?根據筆者的愚見空置的地庫大可改建成可舉行商販會議、興趣小組活動及表演團體練集的活動式多用途練習室。在假日期間更可把活動間隔移開, 變成一個小型的表演場地, 為不同的藝術團體如表演建立一個新的表達空間。同時地庫部分的地方可劃分成長者日間康樂中心,免卻了以往的不便,又多添了一個聚會的地方。

一個好的社區建構藍圖除了考慮硬件之外, 亦不能忽視如社區網絡這種人文因素。公共平台正好揉合了上述兩者的要素, 除了為社區提供更多的公共設施之外, 亦為居民打造了一個建立更緊密社區關係的平台。


[1] 07 – 08 施政報告 53 ()

[2] 灣仔區議會就新街市地庫用途與香港建築師學會假灣仔聖雅各福群會於零七年十一月廿五日舉行灣仔新街市地窖用途專業研究報告及集思工作坊

2008年2月14日 星期四

地方使用建議--活生生的文化博物館:藍屋

蕭裕均(2006)述說藍屋的歷史性傳奇時,提及八十年來藍屋背負著義學、書院、商會、武館及醫館的用途及角色。從這幾種用途中,可看到一個字:「民」--民間力量。義學、書院、商會、武館及醫館,無一不與一個「民」字有關。儘管用途為何,它們背後都有同一股集體性,推動性的力量來維繫大家。


藍屋要背負一個「民」字。就現階段的計劃,藍屋的原居民可以留下來。當局應把藍屋修緝,達至所需的安全水平,保留舊有的店舖及行業,令居民及店主繼續安全舒適地在那裏生活。現時發展局工務科亦推出一名為「歷史夥伴計劃」,在歷史建築物加上適合的活化的用途,藉此「保存歷史建築,並以創新的方法,予以善用」(發展局,2007)。這個計劃的運作模式是由不同的機構及團體以社會企業的形式提供詳細計劃書及建議來競逐發展局的撥款及負責權。當然,所謂適合的活化用途的釐定,其實沒有一定界線,這界線則由發展局揀選的專家來決定哪一團體的建議較合適。而哪一種計劃較合適,則會直接影響藍屋本身居民的生活。所以這個計劃的推行,必須首先顧及對藍屋居民的影響作出發點,因為藍屋所背負的一個「民」字,絕對不可以在計劃推行後被抹掉。


藍屋其實可舉辦民間節,舉行與藍屋歷史有關的活動,重溫當日義學、書院、商會、武館及醫館的生活,及經歷塑造以前本土香港人的身份的回憶。另外,亦可留空選擇遷出的居民的單位,提供給一些旅客作短期入住(大概一至兩個星期),體驗本土舊有文化特質。此舉不但能保留這個「民」字,亦能帶動旅遊業。活化並不一定是要將整個地方變得華麗鏜煌及摩登、趕走陳舊事物,活化同時指把該地方的靈魂重新喚醒。將藍屋的文化,「民」間特色留低,讓已有的文化繼續運行並且加以重視,一定能特顯藍屋的靈魂與生氣,這種活化過程亦能帶動旅遊業,給引一眾對香港本土文化的外國旅客,實行雙贏之局,更不見得與陳舊事物的留低有直接衝突。


地方使用建議--公眾平台:新灣仔街市

新灣仔街市位置與皇后大道東,上就是聖雅各福群會,下就是修頓,鄰近露天街市,位於大馬路與舊區之間,是一個人流量、可達度高的地方。這裡有潛質提供老中青皆宜的服務。


就人口性來說,灣仔缺少圖書館及自修室,而由於聖雅各福群會能提供予進行青少年服務的空間實際有限,所以新灣仔街市的空間應能吸納一班未能於聖雅各福群會活動又不願到駱克道市政大廈的青少年;更大更寬敞的自修室,休憩及康樂室等應能補足不能在聖牙各福群會活動的一群。另外,新灣仔街市可發展成為一處多用途公眾平台,提供公用空間或房間予街坊聚頭,暢談生活,開會等,讓街坊自由發聲,高談闊論,體現灣仔舊區精神。


地方使用建議--康健:聖雅各福群會

就歷史性來說,聖雅各福群會總會位於石水渠街,於1949年創辦,當時只佔灣仔北帝廟的一偏廳,麻雀需小但五藏俱全。當時聖雅各福群會主要負責兒童工作,展轉五十幾年間,該會由負責兒童工作,發展成青少年工作,而現在該會的灣仔石水渠街總會亦主要提供醫療及復康服務,對象主要為長者及弱能人士。

聖雅各福群會由私人機構管轄, 改變其用途亦不是政府能插手的事. 可況現時在那裡亦提供多元化的服務予長者, 弱能人士, 家庭及青少年, 所以這棟大樓大可以保留以醫療和復康為主的服務以及其他適合不同人仕的用途.

以人為本: 活化應該是整個社區性的,社區是屬於居民的

二零零六年三月,房協與市建局決定斥資一億元活化石水渠街一帶(蕭裕均,2006)。整個計劃以興起當地文化旅遊業為主線,感覺很不親民,與當地居民的距離很遠。活化社區實在應該是有益於居民的。早在60年代初,英國已開始其一些小鎮的社區活化的工作。在1969年一群有心的建築師踏入利物浦社區,進行與當地居民一起計劃的市鎮規劃。市民的參與性在規劃中的重要性不會在這裡探討,但當中我們看到的是關心居民所需的重要性;居民所要可由居民參與規劃中表達。另外,曾為英國旅遊業協會主席的Sir Alexander Glen 亦於1975年在他的論文中提到要活化一個社區,就算是為了刺激旅遊業,亦需要考慮當地居民所需。可見旅遊業,經濟發展與社區活化並不存在矛盾,但是必需考慮到居民的因素,因為該社區是並不屬於遊客,是屬於居民的。


從以上分析指出,灣仔舊區(太原街至石水渠街一帶)缺少提供社區服務的場地。如果新灣仔街市空置地方能改建成一個新的社區中心,意味著灣仔舊區有潛質發展成一新社區服務群;一個完備的網絡提供各種社區服務。這個網絡中會提供不同種類的社區服務,而每一類型服務則可由一幢灣仔舊區的地標擔任,包括灣仔石水渠街的聖雅各福群會及藍屋,和皇后大道東的新舊灣仔街市四棟新舊地標。四棟建築物會各主要負責一類型社區服務。不同類型服務包括:康健,文化博物館,公眾平台及體育。要清楚指出網落中不同地標的功能,可以從歷史性,人口性,及地域性來分析。

一個新的處理問題平台?

photo by : priscilla

此外,現時的社會服務偏向個人化,一對一的社區服務令弱勢群體難以發聲,而公眾亦難以回應現存的社會問題,故在社區重建計劃的配套必須能關切到市民的需要並激發他們的自助能力。這可參照政府多年前推出的鄰舍計劃NLCDP(Neighborhood Level Community Development Project)。政府撥資源給此計劃,由社工按不同社區需要,各自提供不同類型服務。此計劃能專注地處理小區社區問題,提供輔導,協助市民建立互助關係,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社福計劃。雖然此計劃已不再政府所鼓勵推行,但它的特性卻適切灣仔這個混合社區。我們提議參照NLCDP的特性去建立一個公共平台關切,不同階層的人士,做到「以人為本」的目標。

這個平台必須著重社區個體之間的互動及個體與社會組織的連結,不同人士,如家庭婦女,工人,退休職工,青少年兒童等也能使用這個地方。它為灣仔區居民提供一個固定的交流場所,讓不同階層的人一起商討社區問題及提出對策。區民更可透過討論小組,提出社區活動的建議並加諸實行。而社工在此只擔當使能者及協助者的角色,鼓勵區民參與及籌辦活動。這個平台不但鼓勵社區參與,讓灣仔區重建項目更適切居民的需要,居民的公民意識及自助自決地解決問題能力亦能大為提高。同時,社區聯繫網絡能增加居民對當區的歸屬感;弱勢群體能從中建立個人網絡,免被社會邊緣化;新來的居民亦能區認識更多。雖然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需要,但透過這個公共平台的正面交流,盼填補現時社區服務的不足,使灣仔區重建項目更能以人為本